学习园地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习园地 >> 正文

登革热宣教小知识

发布日期:2024-09-10     点击:


登革热多发于夏秋季节

经伊蚊叮咬传播



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通常在夏秋季节多发。


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,杭州市只有白纹伊蚊分布。


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,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登革热病毒,少数还可以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。


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-14天,多数为5-8天。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。


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具有传染性。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,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,即隐性感染,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染给他人。



如被蚊虫叮咬

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



突发高热: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-40℃,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;


“体痛”:感到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和骨骼痛,整个人觉得很疲乏;


“发红”:脸部、颈部、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,貌似“醉酒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等。


皮疹: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,不高出皮肤。


休克:个别登革热病情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休克。


特别提醒

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、流感等比较相似,如果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,或有南美、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,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,并告知被蚊子叮咬或外出旅游史。



清洁家园,做好个人防护

预防和控制登革热



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,也无特效药治疗登革热,只能对症治疗。


因此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清洁家园除积水、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被蚊子叮咬,发病时及时就医。


清洁家园


蚊子产卵于水中,因而灭蚊的关键是清除卫生死角,减少其滋生的“大本营”。清理积水,从源头上控制蚊子繁殖,减少蚊虫数量。


1.清除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垃圾和废弃的容器、花盆,闲置不用的容器、花盆要翻转倒放,让它不能形成积水。


2.浇花后花盆底碟内如有积水,也要及时处理。要定期更换水培植物容器中的水。


3.可在景观水体中养鱼,以捕食蚊子的幼虫。


4.雨水箅子、污水井、地下室、排水沉污井及坑洼地的积水要及时清除。对于不能清除的积水,可投放灭蚊剂控制蚊虫滋生。


个人防护


室内:家里安装纱门纱窗、封闭室内与外界的通道、使用蚊帐等方法,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进入室内或对家人的叮咬。


如果家中进入少量蚊子,可以使用电蚊拍等方法杀灭蚊虫。如果家中蚊子较多,也可以使用杀蚊气雾罐、蚊香等卫生杀虫剂进行化学灭蚊,但要注意及时开窗通风,防止中毒。


室外:外出活动,可以穿长袖上衣、长裤等尽量减少皮肤暴露,暴露皮肤部分可涂抹驱虫剂防止蚊虫叮咬。


预防登革热,防蚊灭蚊

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

需要从你我做起!




供稿:委爱卫健康处